脑血管病的防治是医疗科研攻关重点项目。
当前脑血管病治疗,基本上以药物为主。由于许多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治疗效果难免受限。
脑超声血管治疗仪是使用一定功率和频率的超声波,可经头颅直接作用于脑部病变部位,使脑功能得以恢复。
超声波疗法是使用一定能量的超声波经头颅骨直接作用于脑病变部位,通过超声的机械作用和温热效应改善脑血循环,提高脑细胞代谢水平,可用于脑血管病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以及TCD异常患者。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是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引起肌肉收缩,从而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兴奋及传导功能恢复,延缓肌肉废用性萎缩,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和重塑周围神经功能,加快神经再生过程及运动功能恢复。
穴位刺激:穴位低频电疗法是将低频电流应用于经络带或穴区的治疗方法。
兴奋神经肌肉:低频脉冲电流方向和强度不断发生变化,刺激细胞膜,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膜内外离子浓度和电位改变,引起肌肉收缩。
促进血液循环:皮肤接受低频脉冲电刺激后产生冲动,引起轴突反射,分解释放组胺及少量P物质与乙酰胆碱,可促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镇痛: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缓解酸中毒,加速致痛物质和有害病理产物的清除,改善局部营养代谢,消除或减弱疼痛刺激因素。
治疗禁忌症:中风急性期、严重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孕妇;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肿瘤;X线;镭、同位素治疗期间及以后六个月内等。


目前为蚌埠市脑卒中地图单位,开通120脑卒中绿色通道,熟练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明显,避免了患者有严重的瘫痪、失语、肢体麻木等后遗症。开设卒中病房,引进最先进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针对脑出血、脑梗死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设备齐全,可开展脑电图、肌电图与诱发电位、睡眠多导监测、眼震电图等多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头晕、头痛、脑血管病、面神经麻痹、认知障碍与睡眠障碍、轻中度焦虑抑郁障碍、帕金森病、颅内感染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理念,配合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特色技术、中药汤剂口服后均取得显著疗效。
专家简介
心脑血管中心脑病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
擅长头晕、头痛、帕金森、癫痫、脑梗塞等疾病,尤其是急性脑血管病的规范化诊治。
进修学习:
南京大学附属南京鼓楼医院
学术任职:
蚌埠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委员
出诊时间:周二、六上午
供稿:年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