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声带白斑别慌张,中医调理有良方!

咨询电话:0552-3579111

门诊地址:门诊楼四楼A区耳鼻喉科门诊

图片
声带白斑,因其被视为一种癌前病变,常常引起患者的巨大焦虑。在现代医学中,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和病因的持续存在是常见的困扰。中医治疗并不直接“消除”白斑,而是着眼于其产生的内在环境——即人体的“土壤”,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平衡,从根本上改善喉部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发展、促进康复、防止复发的目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医如何认识声带白斑?

图片
中医理论中并无“声带白斑”这个病名,但根据其声音嘶哑、喉部异物感、检查见声带局部增厚、白色斑片等特征,可将其归属于 “慢喉喑”、“喉癣” 或 “声嘶” 的范畴,其核心病机在于局部气血瘀滞、痰浊凝结,而根源则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喉为肺之门户”、“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因此喉部的健康与肺、脾、肝、肾 的功能状态息息相关。

肺肾阴虚,虚火上灼:这是最常见的证型。长期用声过度、熬夜、或久病耗伤,导致肺阴和肾阴不足。阴液亏虚,不能滋润喉窍,反而产生虚火,上蒸于喉咙,灼伤声户,导致黏膜失养、增厚、变色,形成白斑。

脾胃虚弱,痰瘀互结: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或生冷,损伤脾胃。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内停,聚湿成痰;同时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推动无力,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痰与瘀这两种病理产物交结于喉部,就形成了白斑。患者常感喉中痰粘难咯、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情绪不畅、压力过大导致肝气郁结。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行不畅而成瘀;肝气横逆犯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生痰。气、痰、瘀三者交阻于咽喉,形成病变。此类患者声音嘶哑常随情绪波动,伴有胸闷胁胀、喜叹息、烦躁易怒等症状。

图片
中医如何治疗与调理?

图片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定制方案,总体原则是“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内治法(中药汤剂与中成药)

这是中医治疗的核心,通过口服药物调理内在脏腑。

肺肾阴虚型:滋阴降火,润喉开音。

脾胃虚弱、痰瘀互结型: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肝郁气滞型:疏肝理气,活血化痰。

外治法与物理疗法

 ·中药雾化吸入: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功效的中药煎煮后,通过雾化器将药液直接作用于喉部病灶,局部起效快,能缓解不适、改善循环。

·针灸治疗:常选取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如列缺、照海、天突等,以达到滋阴、健脾、疏经通络、利喉开音的效果。

图片
治疗前

图片
治疗后

图片
生活调护与食疗(治未病)

图片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声休为先

绝对避免大声喊叫、长时间讲话。让声带得到充分休息,是康复的第一要务。教师、销售等职业人群需特别注意用声技巧和休息。

饮食忌口

·忌:辛辣(辣椒、花椒)、燥热(烧烤、油炸)、刺激性食物(烟、酒、浓茶、咖啡);甜腻、生冷食物(易生痰湿)。

·宜:多食滋阴润肺、清淡多汁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荸荠、甘蔗、蜂蜜、萝卜、冬瓜等。可常用木蝴蝶、胖大海、罗汉果等泡水代茶饮。

情志舒畅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忧思恼怒,学会释放压力,有助于气机调畅,防止肝郁气滞。

起居有常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熬夜最耗伤阴液,是喉病的大忌。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增强体质。

图片
温馨提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西医结合更稳妥

声带白斑有一定癌变风险,中医不能替代必要的西医检查和手术。建议先通过喉镜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术后可借助中医调理降低复发风险。若不适宜手术,也可在医生监测下用中药控制发展。

图片
请遵医嘱用药

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不要自行配药,以免延误病情。

图片
耐心坚持治疗

中医调理见效较慢,一般需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贵在坚持,从根本改善体质。

中医治疗声带白斑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通过改善人体的内环境来消除疾病滋生的“土壤”。它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注重根本的辅助和康复手段,尤其在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时,能为患者提供一份更为全面和安心的保障。

供稿:李学永

编辑:杨莹

初审:仲晓敏

审核:张凌霞

审批:崔北勇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