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白露至,秋意浓!市中医医全方位养生指南助您安康度秋

白露,轻启秋之序幕,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此时节,暑去凉来,昼夜温差加大,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正是人体调整状态、顺应自然变化进行养生的好时机。

图片
白露饮食·多润少凉

养阴润燥,调养肺气

白露之后,秋燥渐显,最易伤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此时应多吃一些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蜂蜜等,以滋润肺部,预防秋燥引起的干咳、咽干等症状。

推荐膳食:

百合银耳羹:将百合与银耳一同炖煮,加入适量冰糖,既美味又养生,是秋季润肺的佳品。

柚子鸡:选用柚子与鸡肉同炖,具有补肺益气、化痰止咳的功效,适合秋季食用。

少凉多温,健脾养胃

白露过后,由于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收敛、阴气微生,人体阳气相对春夏季节要虚弱一些,此时不宜再食用过多苦寒或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诸如西瓜、苦瓜、黄瓜等瓜类食物宜少吃或不吃,可用一些应季水果代替,如梨子、鲜枣和葡萄等凉润之品都是不错的选择。秋季进补,应以“平补”为主,重在健脾养胃,为冬季进补打下基础。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同时,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推荐膳食:

山药粥:将山药与粳米一同煮粥,具有健脾胃、补肺肾的功效。

荷塘小炒:以莲藕、荷兰豆、木耳等蔬菜为主料,搭配虾仁炒制,营养丰富,清爽可口。

图片
白露衣着·缓慢加衣

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白露之后气候冷暖多变,一早一晚会添几分凉意,应缓慢加衣加被,以防受寒,不必拘泥于“秋冻”。特别是保护好腹部、背部和足部,以免寒邪入侵,损伤阳气。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气,提高睡眠质量。

图片
白露情志·使志安宁

中医有“秋收冬藏”之说,因此,秋天应该收敛神气、宁神定志。《黄帝内经》描述此时应“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明确告诉人们秋季养神的关键是“使志安宁”,即心神宁静,避免大怒大喜,培养乐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比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也可以通过秋游、登山等活动,观赏秋景,使安宁心境、神气收敛,以顺应秋收之气,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图片
白露运动·动静结合

“白露”时节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容易加重的时期,此时采用“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是预防疾病发作和缓解病情的有效途径。

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快走、游泳、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静: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可多听轻音乐、散步、冥想等。

需注意的是,白露时节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微微汗出让毛孔打开,打通气机即可。

图片
白露养生·穴位保健

白露时节,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养生。以下两个穴位特别适合此时节: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按摩此穴可健脾和胃、增强体质,对改善胃肠病症有显著效果。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按摩此穴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对改善元气虚损病症有帮助。

按摩方法:可采用指揉法,即用拇指或中指指腹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穴位约2-3分钟,每天早晚各按摩1-2次。

白露,是自然寄来的秋日信笺,提醒我们与万物一同步入沉静与丰盈。它并非意味着萧索,而是开启了另一段向内滋养、涵养身心的美好时光。遵循自然的节律,用心生活,便能安稳度秋,为健康的寒冬打下坚实的基础。愿我们都能顺应自然,科学养生,享受这美好的秋日时光。

图片
供稿:崔莹春

编辑:杨莹

初审:仲晓敏

审核:张凌霞

审批:崔北勇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