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驿站】别把肛瘘当痔疮!认清肛瘘真相,避免延误治疗

20多岁的小徐因“肛旁硬结伴疼痛2个月”来到蚌埠市中医院肛肠科,自己以为是痔疮发作,期间多次自行使用痔疮药膏并输液消炎,症状却逐渐加重。肛肠科医生通过肛门指检联合肛周MRI确诊为“高位复杂性肛瘘”,需立即手术治疗。由于病程延误,原本简单的低位肛瘘已发展为多瘘管分支的复杂类型,手术团队采用“挂线疗法”方案,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术后配合科室特色中药熏洗、红光治疗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手段,患者现已恢复良好。

肛瘘是什么?

肛瘘医学上称为“肛门直肠瘘”,是肛门周围皮肤与直肠或肛管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通常由肛门腺感染(肛周脓肿)发展而来,表现为反复流脓、肿痛、瘙痒等症状。

肛瘘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肛门周围反复流脓:瘘口常有脓液或血性液体渗出,内裤易脏。

2.肿痛不适:平时可能仅有轻微胀痛,但在急性感染期会剧烈疼痛。

3.硬结或肿块:肛门附近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按压可能有分泌物流出。

4.瘙痒和潮湿:因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潮湿、瘙痒甚至湿疹。

5.发热(严重时):若继发感染,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肛瘘和痔疮有何区别?

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感染性管道(肛管-皮肤异常通道),好比“地下暗河”;痔疮则是静脉曲张形成的血管团,如同“水管膨胀”。

为什么肛瘘不能当痔疮治?

很多人误以为肛瘘是“痔疮发炎”,自行使用痔疮膏、坐浴等方法,结果不仅无效,还可能耽误治疗。这是因为:

肛瘘无法自愈:痔疮可能通过调整饮食、用药缓解,但肛瘘一旦形成,瘘管不会自行闭合,必须手术。

感染风险高:长期不治疗的肛瘘可能反复感染,形成复杂瘘管,甚至导致肛门失禁、癌变(罕见但可能)。

手术难度增加:简单肛瘘只需小手术,但拖延后可能发展成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创伤大、恢复慢。

如何预防肛瘘?

1.及时治疗肛周脓肿:多数肛瘘由脓肿发展而来,早期切开引流可降低肛瘘风险。

2.保持肛门卫生:便后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3.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预防便秘和腹泻。

4.避免久坐久站: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肛瘘不是痔疮,不能靠抹药自愈!如果出现肛门流脓、反复肿痛等症状,务必尽早就医,切勿拖延。早期治疗不仅痛苦小,恢复也更快。肛门健康无小事,别让“难言之隐”变成大问题!

供稿:李惠

编辑:杨莹

初审:仲晓敏

审核:王伟

审批:崔北勇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