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面临肥胖的困扰,而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心梗、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关节疾病等等也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前段时间被网友们称为“国家喊你来减肥“的帖子爆火,说明了当下人们对肥胖的关注程度。西医认为BMI≥24为超重,≥28属肥胖,腰围:男≥90cm,女≥85cm属于中心型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属”痰湿”“瘀滞”范畴,与脾胃运化失常、肝失疏泄、肾气不足密切相关。“肥人多痰湿”揭示痰湿积聚是核心病机,治疗需标本兼治。众多分型中,脾虚湿阻型占比最高。其症状为虚胖松软、四肢沉重、舌胖有齿痕 ,治则为健脾祛湿,方药为参苓白术散加减;其它还有胃热滞脾型,表现为食欲亢进、口渴便秘、舌红苔黄, 治则应清热通腑,方药为防风通圣散加减;肝郁气滞型表现为压力性肥胖、胁胀胸闷、女性则月经不调,治则须疏肝理气,方药为柴胡疏肝散+香附、郁金等;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腰腹肥胖、畏寒肢冷、夜尿频多,治则为温补脾肾,方药为金匮肾气丸+干姜、白术等。
服中药困难的可选择茶饮方:如荷叶山楂茶:荷叶6g、生山楂10g、陈皮5g,适合痰湿型肥胖;决明子玫瑰饮:炒决明子10g、玫瑰花5g,适合便秘型肥胖。需注意的是代茶饮药味少,剂量小,取效慢,贵在坚持。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受到很多减重患者青睐。针灸减重主穴:中脘、天枢、带脉、丰隆、阴陵泉;配穴:脾虚加足三里,肝郁加太冲,予毫针针刺,施补法或泻法,每日1次,7次1疗程;耳穴:饥点、内分泌、三焦等,予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自行按压多次。
穴位埋线与传统针灸相比,有很多优点,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选择穴位埋线来减重。但埋线有很多注意事项: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 ;2. 术后局部微肿属正常,避免抓挠 ;3. 瘢痕体质、妊娠期禁用埋线;4. 配合每日穴位按压增强疗效。埋线减重选中脘、下脘、天枢、关元、水道、带脉、脾俞、胃俞、肾俞等俞穴,用埋线针将可吸收的蛋白线打入穴位中,起到长期刺激穴位的作用。埋线频次为1次/2周,3次为1疗程。术后24小时禁沐浴,女性避开月经期。
中医减重不是万能的,选择中医药减重,患者本人依然需要适当节食,每餐控制在七八分饱。日常忌食:精制糖、油炸食品、碳酸冷饮 ;脾虚人群慎食西瓜、苦瓜、海鲜等寒凉之物,胃热人群忌辛辣火锅、酒精之物;减重不应急功近利,需要定下合理的、适合本人体质的减重目标,配合揉腹、运动、瑜伽等方法舒畅身心,以增加减重的成功性。
中医减重非单纯减脂,非泻药脱水减重,而是重在调理脏腑平衡。脂肪作为人体贮备的重要能量之一,对身体健康长寿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所以不是肥胖人群不要轻易减重,肥胖的人也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通过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方案,配合合理饮食运动来科学减重,健康享“瘦”!
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为您定制
个性化穴位埋线减重方案
咨询电话:0552-7360054 17709650513
供稿:李冬杰
编辑:杨莹
初审:仲晓敏
审核: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