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已经退休的江女士在人生本该从容的年纪,却被失眠折磨得苦不堪言——辗转两小时方能入眠,凌晨三点惊醒时心悸如擂鼓,汗湿的睡衣贴着燥热的皮肤,健忘到连钥匙都时常寻不见……褪黑素和安神药筑起的临时堤坝,终究被反复侵袭的失眠浪潮冲垮,脾胃更在药物刺激下发出抗议,胃胀如石、食不知味让江女士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在市中医医院定期坐诊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符德玉教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观察到患者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并伴有气短乏力,辩证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符德玉援引《黄帝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阐释病机:长期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于濡养而夜寐难安。不同于单纯使用镇静剂的西医方案,中医治疗体系展现出独特优势——以整体观贯穿治疗全程,既调理气血失衡、脏腑失调的病根,又通过“治养结合”构建长效养护机制,针对患者个体差异精准施治,杜绝“千人一方”的用药弊端,更运用五行音乐等自然疗法规避药物依赖风险,特别适合慢性病及更年期群体。
符德玉为患者的治疗方案精准施策:中药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根据“五音入五脏”理论,每日聆听对应脾胃的《紫竹调》舒缓情绪,调节自主神经紊乱。7天后,患者入睡时间已从2小时缩短至40分钟,胃胀缓解且食欲改善,睡眠时长延至5-6小时,心悸发作次数减少,萎黄面色渐转红润。
顽固性失眠实为健康“隐形杀手”,不仅加速免疫力衰退、诱发情绪障碍,更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形成恶性循环。若您已尝试多种方法却收效甚微,不妨回归中医智慧,从根源调养身心,找回自然酣眠。
预约/咨询电话:
0552-3579148
18656275921(张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