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来袭,中医院儿科为您守护孩子的健康

       冬季变幻莫测的气候使它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小儿的生理特点则决定了小儿较成人更易患呼吸系统疾病。于是我们用心呵护,怕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被风吹,被雨淋,将他们养成了温室里的花,可是过饱过暖的生活方式反而会使小儿多属脾胃积热或肺脾气虚或肺卫不足体质,成为导致儿童发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小儿肺脏尤娇,肺脾常虚,易致其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患。
       如果孩子得了呼吸道疾病,在家理疗、吃药无效或起病就很重该如何治疗呢?自古 “良医不废外治,除了常见的药物治疗外,外治法也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方法,它源远流长,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我科开展的药物穴位贴敷,为外治常用方法,通过经络传导,到达相关脏腑,在药物与经络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经皮肤透入,通过皮肤吸收,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胃肠道与肝脏对药物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并且小儿具有发病容易、传遍迅速,脏器轻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中医传统疗法优势更加明显了,它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儿童预防保健的要求,顺应现代人对于医疗安全的重视,也能减少药物使用,缩短病程,在儿科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院根据呼吸系统疾病分类辩证,调配了不同的穴位贴敷方。针对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发作期,痰热炽盛者,中药穴贴以达清热泄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其中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为君药;黄芩、鱼腥草、虎杖清泻肺热,为臣药;胆南星性苦凉,清热化痰、息风止痉;共奏清热泻肺,化痰止咳之功。针对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期,咳嗽经久不愈者,中药穴贴以达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之功效。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止吐,为君药;陈皮,理气燥湿为臣药;薏苡仁健脾渗湿,桃仁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白芥子温肺化痰,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祛痰,四药共为佐药;共奏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之效。
       我院根据呼吸系统疾病分类辩证,调配了不同的穴位贴敷方。针对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发作期,痰热炽盛者,中药穴贴以达清热泄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其中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为君药;黄芩、鱼腥草、虎杖清泻肺热,为臣药;胆南星性苦凉,清热化痰、息风止痉;共奏清热泻肺,化痰止咳之功。针对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期,咳嗽经久不愈者,中药穴贴以达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之功效。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止吐,为君药;陈皮,理气燥湿为臣药;薏苡仁健脾渗湿,桃仁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白芥子温肺化痰,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祛痰,四药共为佐药;共奏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之效。
        穴位贴敷虽好但在使用中也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孩子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甚至出现大水疱该怎么办呢?家长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并及时就医。
       我院儿科人一直以“增进儿童健康、改善儿童体质”为宗旨,致力于弘扬中医文化,发扬中医药特色,在充分运用中医中药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医学的诊疗技能,中西医结合,以安全、有效、经济的最佳治疗方法为宝宝的健康聪慧保驾护航。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