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口腔行动】古人眼中的“龋病”

龋病,一个提起来就会感觉牙齿仿佛在隐隐发痛的疾病,不仅挑动着现代人的神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让古人为此深受困扰。

得益于牙齿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矿物质含量高,不易腐烂及风化,因此在古人类的化石中,便可以了解到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龋病的发病情况。

“龋”字的由来
中国古代对龋病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殷墟甲骨文上。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录,殷商时期的人们崇敬鬼神,遇事都要进行占卜,这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以“卜辞”的形式出现。

甲骨文上的“齿”字表现的是口腔里长有牙齿的形象;“”字为象形文,其字形的下部是牙齿在口腔中排列,上部则是“虫”在蛀蚀牙齿

《说文解字注》中对汉字“”的解释为“齿蠹也”,而“”的解释则是“木中虫(在木中食木者也,今俗谓之蛀)”,意思为吃木头的小虫子。在古汉语中,“”的本意就是“”。因此,“”字也就是虫牙蛀牙的意思。

龋病的治疗
古人对龋的治疗的记录主要是指针对由龋引起的牙髓病

在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我国的第一例龋病病例报告。该文详细介绍了淳于意 (曾任齐国太仓长,故被称为“仓公”) 治疗过的 25 位病人详细的病例情况,其中对口腔疾病的记载为:“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大阳明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

在这份记录中,淳于意不仅给疾病做出了正确的诊断,还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并对病程及预后也做了交代。在病例的最后还对龋齿的病因进行分析,指出“卧开口,食而不漱”是致龋的因素。记录要点之准确、全面,令人赞叹。这也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中极其珍贵的资料。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小儿疳虫蚀齿方: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这是我国使用砷剂治疗牙病的最早记录。

唐《外台秘要》也记载了类似方法:“必效杀齿虫方:雄黄末,以枣膏和为丸,塞牙孔中,以膏少许置齿,烧铁笼烙之,令彻热以差止。”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砒霜半两,醋调如糊,碗内盛,待干刮下,用粟粒大,绵裹安齿缝,来日取出,有虫自死。久患者不过三日即愈。”

以上都是用使用砷剂治疗牙髓病的记录,将砷剂制成丸状并放于龋洞中,可使因龋病感染的牙髓失活,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控制牙髓感染,解除牙髓炎带来的疼痛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雄黄的成分主要为二硫化二砷,燃烧后分解氧化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毒性会增加几倍,所以在将砒霜作为失活剂时应量少并在次日及时取出,以免毒性过大导致牙齿周围组织坏死。文中提到李时珍对砒霜“粟粒大”的用量、“来日取出”的用法都是很科学的。

龋洞的充填修复
在我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以药物充填治疗龋齿的记录,即使用榆皮、白芷、美桂敷在龋洞处将其充填起来。据《中国药学大辞典》介绍“榆皮研末,以水调和,可用以粘物,胜于胶漆”,而白芷可以治疗口齿气臭及风热牙痛。

据记载,我国唐代已经开始使用银汞合金作为充填材料,在当时称为“银膏”。在后世的药书中对其多有引用,如宋代唐慎微所著《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记载:“银膏味辛,其法以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亦堪补牙齿缺落,又当凝硬如银,合炼有法”,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银膏”的论述是:“其法用白锡和银箔······亦补牙齿缺落”。说明我国远在1300年前的唐朝就开始使用由银、锡、汞配制成的“银膏”修补牙齿了。

龋病的预防
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了口腔卫生与龋齿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在使用牙刷之前,古人清洁牙的方法除了用盐水、浓茶水漱口以外,常用的方法就是“揩齿”,即用手指或布去擦拭牙齿。除文献记载外,在敦煌莫高窟中可见“揩齿图”和“漱口图”。另外,西安法门寺发掘的唐代皇室供奉佛指舍利的遗物中,有众多的揩齿布,说明当时人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

敦煌壁画中的揩齿图

我国汉代从印度传入了嚼杨柳枝揩齿的方法,即将杨柳枝头咬软、呈刷状,蘸药揩齿。这种方法到了唐代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在医书中开始介绍揩齿药方。

植毛牙刷的实物最早见于辽代墓葬中,说明在公元9世纪皇宫贵族已经开始使用植毛牙刷了。牙刷和刷牙情况的最早记录见于宋元时期,如元朝郭钰诗:“南州牙刷寄来日,去垢涤烦一金值”。

由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影响龋病发病率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龋齿的发病情况还与当时社会的经济类型密切相关。

一颗颗龋齿,不仅记录了我国古代在口腔医学方面的探索,还刻满了历史兴衰的痕迹。

古人对龋病的治疗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尝试,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多多了解哦~

 

内容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