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诊园地】影像科成功开展心脏“一站式”评估

市中医医院GE 3.0T磁共振,成功开展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心脏磁共振(CMR)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特点,可同时对心脏的解剖结构、运动功能、心肌血流灌注、组织成分等进行“一站式”评估。 
相较于其他检查,心脏磁共振具有无创、软组织对比度高、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在检查心脏方面,磁共振不仅可避开肺和骨头的干扰,还可以查看心肌是否存活、死亡?不仅能更好地判断心脏功能,还能判断心肌梗死后是否处于凋亡状态、坏死状态还是休眠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超越心脏彩超达到近似于ECT的功能。目前,心脏磁共振已成为无创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与过去相比,CMRI已经取得可喜的进步,发展了很多新技术,包括:黑血技术、白血技术、心肌标记技术、心肌灌注与延迟增强、冠脉成像、相位对比技术、心肌波普技术、T1Mapping技术等,结合心电门控和呼吸门控技术来避免心脏跳动和呼吸运动产生的运动伪影。在各类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整体来讲,做心脏磁共振不管形态还是血液运动学方面都有优势,心脏电影可以观察瓣膜情况、瓣膜开启情况、心脏功能检查,通过心脏电影计算心室功能。

CMRI扫描技术

磁共振黑血与白血技术比较

在心脏成像中,有黑血和白血两种技术。在白血技术中,血池是高信号,心肌组织相对低信号;而在黑血技术中则相反,血池信号被抑制,心肌显示相对高信号。我们常用的磁共振血管成像,就是要让血液信号增强,背景信号抑制 ,从而达到突出血管的目的;而黑血技术则是让血液信号下降,从而抑制血液信号来避免一些血管搏动伪影;在黑血序列中,心肌显示相对高信号,通过这样对比,能够突出显示心肌结构、形态及信号。因此,黑血序列在心脏磁共振的应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白血技术的概念:基于血液的流入增强效应,TR较短的快速扰相GRE T1WI序列进行采集、成像容积或层面内的静止组织被反复激发而处于饱和状态、磁化矢量很小,从而抑制了静止的背景组织,而成像之外的血液没有受到射频脉冲的饱和,当血液流入成像容积或层面时就有较高的信号,与静止组织之间形成对比。

黑血技术的概念:磁共振血管成像中,在血流进入成像容积之前施加一个饱和射频脉冲,使血流预饱和。当其流入成像容积时再施加视频脉冲,由于已被预饱和血流的纵向磁化矢量很小,所以血流呈低信号,而周围组织为高信号,从而产生对比,衬托出血管的影像。
磁共振心脏T1mapping技术
T1mapping技术是一种直观的无创性评价心肌组织特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多种定量参数用于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价。
心肌T1mapping不用造影剂的方法称为“Native”T1mapping。正常心肌在磁场强度为3.0T时大约为950-1000ms。心肌T1延长会大多数形式的病理中出现,包括水肿(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肌炎),和各种各样的慢性心功不全和全身性疾病(如肥厚性,毒性,扩张心肌病的最终结果;远程缺血/梗死,糖尿病,心脏瓣膜病;淀粉样变和结构病)。T1缩短的病变罕见,但可以在如Fabry病、ARVD或色素沉着症中看出,其中糖蛋白,脂质,铁分别存放在心肌的T1,因此,T1mapping能够直接定量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间质容积分数(EV可以无创的评估许多不同的心脏疾病。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