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国医】脑出血视神经损伤,针灸治疗病患痊愈

典型案例

良好的视觉功能是生活和工作的必要保证。52岁女患者,20多天前骑电动车不慎摔倒,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5、6肋骨骨折,在其他医院治疗后好转。近日忽感双眼视物不清,出现重影,且右侧肢体无力,有踩棉花一般的感觉,慕名来到蚌埠市中医医院康复中心就诊。 
病因辨证

汤杰杰主任查体后指出,病位在眼,因肝经连目系,心经系目系,身为先天之本,脾为生化之源,故本病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精血虚乏,神光不得发越于外;或脉络瘀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素问·五脏生成》云:“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云:“肝气通于目,肝和目能辨五色矣”,《灵枢·经脉》中“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详细描述了肝经与眼的关系。故以“调补肝肾、养精明目”原则治疗。

施针治疗

根据《头针疗法》记载:“视区在枕外粗隆水平线上,旁开枕外粗隆1cm向上引平行前后正中线之4cm长直线即是。作用为主要治疗皮层性视力障碍”。选取风池、视区、光明等腧穴施行针刺治疗,并在风池、视区进行电针治疗。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交会穴,内与眼络相连,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与肝相同,两穴相配可疏调眼络,养肝明目。经过几次治疗后,患者视物清晰,无重影。

中医解读

中医学治疗眼科疾病历史悠久。《黄帝内经》最早对眼病的针刺疗法做了初步论述。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滋补肝肾、调和气血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针灸可改善眼底营养以及血液循环,促进尽快恢复视神经,改变神经传导功能,提升患者视功能以及视力。

科室简介

蚌埠市中医医院康复中心是中西医结合比较完备的康复科室。在促进病伤、残者康复,伤残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康复中心经过整合优化、全新升级投入使用,开设有门诊及病房,是集康复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以中医传统特色康复结合现代康复学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为诊疗特色的专科。设有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理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言语吞咽室、平衡评定室,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室,牵引室、熏蒸室等。配备有先进的康复治疗训练设备,如平衡评定训练系统、减重训练系统,电动起立床、熏蒸仪、紫外线治疗仪、气体压力波治疗仪、偏正光疼痛治疗仪,上下肢CPM治疗仪、磁疗仪、神经反馈治疗仪、减重步态训练仪、各种高、中、低频治疗仪、语言、认知治疗系统、颈腰椎牵引治疗仪及各种康复训练设备等。拥有结构合理、临床经验丰富的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队伍,开展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为主的神经肌肉促通术、关节松动术、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能够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包括手功能训练、行走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与认知治疗,并配合中医传统的康复疗法,如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疗法、熏蒸疗法等,使患者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和工作能力。

供稿:许果

编辑:杨莹
校检:仲晓敏
监制:张凌霞
监审:杨勇飞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