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国医】脾虚湿盛问中医,针灸药剂见奇效

头晕加乏力——咋治疗
针灸配中药——见奇效

典型病案

王女士,女,69岁,近来常常感到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睡眠差等不适,多家医院辗转就诊,各项检查均为正常,但没有明确诊断,也不知道该如何接受治疗。后经多方打听,来到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陈乃宗处求治。
病因分析
陈乃宗主任认为,患者头晕、乏力、面色无华、心慌、纳食差、睡眠差、大便稀,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四诊合参,可诊断为脾虚湿盛证。中医有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问·至真要大论》),脾主运化“水谷水湿”,如果脾虚,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津停水饮,湿滞肌肉则肢体酸软重着、全身乏力,蒙阻巅顶而头昏目眩,聚于胃脘则胸闷不舒,凌于心则心悸短气。治疗之法当运脾除湿,复其健运,调其升降。

经过一个疗程的针灸配合中药的精心治疗后,王女士的各项症状都大为改善,头不昏了,浑身有劲了,心胸舒畅,连十几年的失眠症状也明显改善。

预防保健
由于现代人生活、工作节奏快,各种压力及负荷强度过大,饮食作息不规律或失于节制,最易劳倦伤脾,或思虑伤脾。脾虚湿盛、脾胃虚弱,脾肺气虚是当下人们最常见、最多发的证候,更是各种病症的主要证候之一。

那么对于这些情况应该如何调理呢?

1、饮食养脾

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甘;我们吃饭时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镇啤酒。喜甘,但要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牛肉、牛奶、鸡蛋都属甘性食物,平时可以食用,多喝山药薏米粥、吃红枣等食疗方法也很好。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推荐两个脾虚湿盛食疗方:

(1)莲子芡实粥

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2)山药薏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2、运动健脾

运动可以生发阳气,年轻人可以多散步、跑步、爬山,老年人跳跳广场舞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但是注意运动要柔和,勿过量,勿大汗。早晚2次推腹,每次10分钟;这样不仅能加速肠胃蠕动通便,更是健脾养脾的好方法。

(1)盘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疼痛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痛位置,这也是健脾养脾的好办法。

(2)艾灸:脾主升清,喜燥恶湿,如果脾被湿所困,脾就不得不虚了;这时通过艾灸的阳热之气,驱寒逐湿对健脾养脾非常有用。取脾俞、血海、三阴交穴位;因为脾与胃相表里,那么中脘穴、足三里也应该灸灸;又因为命门之阳,为脾胃之母,脾之所以能健运,要得到肾阳之温养。

专家简介

陈乃宗  副主任医师、针灸科主任

从事中医内科、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具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师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擅长天人相应思维下应用五运六气理论开中药、膏滋方治已病,防未病,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痛证,颈肩腰腿病,失眠,抑郁症,呃逆、胃炎、腹胀等胃肠疾病,月经不调、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崩漏、不孕等妇科病,阳痿、早泄、不育等男科病,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眼肌麻痹、咽喉炎、鼻炎等耳鼻喉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等。现任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蚌埠市针灸学会理事、全国冬病夏治委员会理事、蚌埠市康复医学学会理事。
供稿:宋明明
编辑:杨   莹
校检:仲晓敏 郑磊
监制:张凌霞
监审:杨勇飞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