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认识和临床运用能力,4月1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翁超明教授来到蚌埠市中医医院,为全体医务人员做了“学好五运六气,提高临床疗效”的讲座。
此次讲座是继北京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到蚌埠市中医医院后的第二场关于“五运六气”的专题学术活动。

五运六气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五运六气是指阴阳、五运(行)与六气的对应关系,主要见于《素问》的《四气调神大论》及运气七篇大论等中医著作。地之五行为了与天之六气相配属,五行——木、火、土、金、水,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即“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
先哲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测算方法及其原理主要是以六气、干支和阴阳五行来进行运算,亦即运气的测算。天干:金、木、水、火、土;地支:风、火、燥、寒、湿、暑。
陈乃宗
副主任医师、针灸科主任
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
供稿:李冬杰
校检:仲晓敏 郑磊
监制:张凌霞
监审:杨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