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每年召开的“两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江淮时报》是安徽省政协机关报,“两会”特刊作为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重要宣传阵地,发放到每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手上。2022年1月7日省“两会”期间,《江淮时报》“省两会直通车”专栏全文刊登《创新一体两翼模式,引进高端人才资源,蚌埠市中医医院高质量快速跨越发展》的新闻报道,引起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普遍关注,也进一步增进了省内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市中医医院近年来高质量快速跨越发展的了解,反响热烈。以下是报道全文:
蚌埠市中医医院坚持以仁德、仁心、仁术为训,创新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注重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并聚集高端人才资源,坚持以中西医结合为“一体”,传统中医药和精准医学为“两翼”,逐步迈上现代化内涵式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积极发展腔镜为主的微创治疗技术和分子医学与基因诊断等精准医学,全力打造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泌尿肾病、消化病、微创外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等中心平台建设。泌尿、生殖、妇科、胃肠外科、超声介入等多个学科与国内多家名院名医实现深度合作。
高度重视前沿技术领先作用,富血小板血浆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治疗糖尿病足取得显著成效。引进的超高清腹腔镜系统使微创外科技术升级到3D时代。腹腔镜3D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均取得满意疗效,在蚌埠市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新引进的超高端CT、科研型磁共振等高科技设备即将投入使用。
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功能,制定“一分三区”架构,确定“一心三点”布局,坚持“三步七方”治疗方案,一人一方,辩证救治,研制出扶正御邪方、加减葳蕤汤、健脾固本汤、护肺和营方、预防茶饮、香囊等七副方剂,落实中西医协同机制,为省市新冠疫情防控救治做出贡献,荣获安徽省抗疫先进集体称号。
以引进高端人才为硬核,建设省级中医医疗中心
蚌埠市中医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思路,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制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智方案、在职硕博士继续教育培养方案,支持和鼓励高学历高职称青年骨干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在经费预算中预留收入用于人才引进、教育、培养,出台人才引进配套保障措施,努力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等实际困难。
近年来共引进、招聘各类高层次人才93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4名、硕士72名,硕博士学位人数占医生比例逐年提高。现有高级职称人员42人,并从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柔性引进专家19位,学历层次均为医学博士。引进的高端人才主要分布在脑病科、皮肤科、骨科、超声科、眼科、五官科及康复中心等重要岗位,医院传统优势得到发挥。
自2016年新院区开诊以来,专业技术人员423名,较前增加85%;高级职称人员42名,较前增加223%;中级职称人员172名,较前增加139%。现有博士5名、硕士及研究生学历65名。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较前增加了191%。各科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均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队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日前,经安徽省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蚌埠市中医医院成为省级中医医疗中心,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强化落实,把学科建设、中医特色、治未病和康复能力、应急和救治能力、医院信息化等领域作为重点内容,推动医防融合和中西医协同发展,同时组建专科专病联盟,在蚌埠市和皖北区域内发挥更大的中医医疗辐射和带动作用。
供稿:宣传科
编辑:沈月月
校检:郑 磊
监制:张凌霞
监审:杨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