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驿站】小儿发热不要慌,中西医结合有良方

市中医医院儿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小儿发热,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内服、穴位贴敷及中药熏洗治疗,能明显缓解发热症状,缩短病程,能够迅速缓解病情,促进疾病康复,对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目前呼吸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儿科门诊中每天都有很多因为发热就医的患儿。小儿发热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的特点,是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家长朋友们最紧张、担心的症状之一。西医退热药虽退热效果迅速,但是退热持续时间较短,需多次服用,且解热镇痛类西药具有消化道刺激作用,可能出现过敏、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为更好地控制患儿发热,临床上经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退热时间更持久的同时,减少西医退热药的使用次数,降低毒副反应。

中医学认为小儿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儿科临床中以外感发热多见,主要包含外感风寒、风热、暑湿等。中医治疗小儿发热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中药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天然药物,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应用几千年,已充分验证其独特疗效以及规范剂量使用的安全性,还可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调配。

 

01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使贴敷药物的药力透过穴位透皮吸收直达病灶发挥作用,还可以使药性通过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式,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市中医医院儿科治疗小儿发热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基础,根据患儿病情不同分别选用天突、大椎、大杼、肺俞等穴位贴敷治疗。

02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起到发汗退热、疏通经络功效,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元代医家齐德之在《外科精义》中提及:“夫洗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疱内清也。盖汤水有药滌之功……此谓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在日常诊疗中,针对热盛者,可用退热洗浴包熏洗退热。

注意!孩子出现以下发热情况请马上就医:

1、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

2、超高度发烧,体温超过41℃;

3、孩子出现意识丧失、面色发绀、口吐泡沫、双目凝视、牙关咬紧、四肢抽动等高热惊厥症状;

4、孩子发烧时间超过3天,自行用药后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

5、出现精神状态差、萎靡、异常嗜睡、乏力、咳嗽剧烈、气促、呼吸声音粗重等症状。

 

 

温馨提示

1.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功能还不健全,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易出现咳嗽、发热、消化不良等情况,临床缓解慢,易反复。

2.平时应注意护理,可配合季节性贴敷“三伏贴”、“三九贴”,膏方、推拿、短期中医、中药调理等。

供稿:刘军序

编辑:杨莹

初审:仲晓敏

审核:王伟

审批:崔北勇

作者:admin

12345678910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