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中医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属中医最常见的优势病种之一。市中医医院应用中药、针灸、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疗法对失眠患者进行全身调节,效果明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治未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国家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亲传弟子高加齐,一起来了解中医如何让你摆脱失眠。
问:从中医角度来看,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高加齐:中医认为健康就是阴阳气血的平衡,失衡了就会导致各类病症。在中医学创建起初阶段,中医就主张“形神合一”。简单说,健康不仅是形体健康还要精神健康,而且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具体到失眠症:主要表现为阳不入阴、阴阳失交,营卫失和,脏腑失衡。中医就是据此来平衡阴阳,调畅气血,恢复脏腑正常功能来治疗失眠的。
问:身边的同事朋友多少都有点失眠问题,怎么发病率这么高?
高加齐:2023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统计我国失眠发生率为29.2%,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老年人中失眠发病率更高达74.1%。如此高的发病率,我个人认为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一是社会生活的压力增大有关;二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体质因素,有的先天体质娇脆,一般的生活或工作压力就会导致失眠。
失眠有诸多危害,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老化,影响认知功能,会引起神经中枢紊乱,记忆力下降,增加老年痴呆发生的概率。长期失眠甚至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心血管疾病。
问:高主任,您是治未病科主任,治疗失眠症和治未病有哪些联系吗?
高加齐:这个问题很好!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基本都是融入“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对于失眠症而言也是如此。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因此没有失眠困扰的人群可以通过健康养生了解失眠原因,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睡眠。轻度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中药、针灸、穴位敷贴等恢复到良好睡眠状态,重度或长期失眠患者通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睡眠,防治病情加剧或者失眠症反复发作而导致精神或者躯体疾患加剧。不仅是失眠症,治未病是我们中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
问:老年人群失眠症多发,中医治疗会不会效果更好一些?
高加齐:我的恩师、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在《徐经世内科临证精华》及《杏林拾穗》中均有关于不寐病的医案选录。徐老认为老年人肝肾阴亏,心神受损多见,倘若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或者内在气血失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徐老一直主张治疗失眠症从肝论治,用清肝、疏肝、柔肝、养肝、镇肝、平肝等方法,旨在因势利导,而使失眠病愈。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要求药物柔和,刺激性要小,吸收性要好,秋冬季节,重阳节后很快就立冬了,冬季进补是最佳时节。我在跟师徐老学习时,根据他多年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发现服中药膏方治疗更加适合老年失眠症患者。
高加齐:对于轻度失眠患者,中医认为脏腑失和的病机轻微,可以通过自我保健得到纠正或者改善。常用的保健方法就是穴位按摩。在体表方便按摩的穴位手部的常用内关穴、神门穴、头部的百会穴、失眠穴、四神聪穴、太阳穴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效果还是不错的。其次可以运动锻炼改善睡眠。我是安徽省体育局的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也是省级体医结合专家。临床中治疗轻度失眠症患者,我都建议练习“八段锦”气功功法。具体的八段锦练习方法,国家体育总局网上有教学视频,市体育局也邀请我举办过多期培训,大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坚持一段时间,对轻度失眠改善效果明显。再次还有膳食调养的方法。在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基础上结合个人体质,在饮食方式上给予有益指导。阴虚火旺者不宜进食辛温香燥食物,肝胃不和者以理气和胃安神,切不可盲目进补。
问:药店里治疗失眠的中成药很多,我有些长辈自行购买服用,这样可以吗?
高加齐:刚才说了,中医治疗失眠非常重视辨证论治。如果患者有一定的中医素养,可以辨证个大致方向,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辩证就自行购药治疗是不合适的,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购买中成药,切不可盲目服药。
专家简介
高加齐
治未病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国家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
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亲传弟子
擅长治疗失眠症,肝胆脾胃病,肿瘤术后调理及生殖功能保健等。
学会任职及荣誉:
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安徽省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蚌埠市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杨莹
初审:仲晓敏
审核:王伟